智慧的灯(20)
,毗钵舍那!当知从何名为通达?从何名得?]
佛告慈氏:[善男子!从初极喜地名为通达,从第三发光地名为得。
善男子!初学菩萨,亦於是中,随学作意,虽未可叹,不应懈废!]
慈氏菩萨又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名有寻有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为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佛告慈氏:[善男子!於如所取寻伺法相,若以粗显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若於彼相,虽无粗显领受观察?而有微细彼光明念,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
老伯说:[这个缘总法的止观,从哪里名为通达?从哪里名为得?
佛说:初地极喜地名为通达。因为引进了菩提心妙用!
从三地发光地处,名为得。得到菩提心光照!
什麽是有寻有伺的止观?
寻是推思,理路。
伺是观察。
一个主动出击,一个消化!
佛说:有寻又伺的止观就是一方面寻,一方面审思观察。有粗显的领受观察。
如无寻思而有微细的光明念,则为无寻有伺止观。]
易儿说:[很微细?]
老伯回说:[是很微细!]
第二天夜里,恬莉还是很大方的一丝不挂的任他玩赏。R0UT发出维系光,在昏暗的大床上。而他也不在推论,寻思,静静的玩赏着。全心全意,一心不乱。沉浸在灵美与智慧激浪中。
有一点风在外面席卷,像
佛告慈氏:[善男子!从初极喜地名为通达,从第三发光地名为得。
善男子!初学菩萨,亦於是中,随学作意,虽未可叹,不应懈废!]
慈氏菩萨又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毗钵舍那,云何名有寻有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为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佛告慈氏:[善男子!於如所取寻伺法相,若以粗显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若於彼相,虽无粗显领受观察?而有微细彼光明念,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
老伯说:[这个缘总法的止观,从哪里名为通达?从哪里名为得?
佛说:初地极喜地名为通达。因为引进了菩提心妙用!
从三地发光地处,名为得。得到菩提心光照!
什麽是有寻有伺的止观?
寻是推思,理路。
伺是观察。
一个主动出击,一个消化!
佛说:有寻又伺的止观就是一方面寻,一方面审思观察。有粗显的领受观察。
如无寻思而有微细的光明念,则为无寻有伺止观。]
易儿说:[很微细?]
老伯回说:[是很微细!]
第二天夜里,恬莉还是很大方的一丝不挂的任他玩赏。R0UT发出维系光,在昏暗的大床上。而他也不在推论,寻思,静静的玩赏着。全心全意,一心不乱。沉浸在灵美与智慧激浪中。
有一点风在外面席卷,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