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无人岛上
死党”沈葆桢最终都和他反目。相比左宗棠,学历高、进士第、翰林出身,“生平不解空言高论,只知以实心办实事”的李鸿章就沉稳圆滑得多,人缘自然要比左宗棠好上一大截。人缘不如李鸿章、脾气又坏,结果就是把自己的好友生生的推给了对方,因此左宗棠在左李之争的初期,基本上处在下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剿捻中二人的境遇。 剿捻引发的羡慕嫉妒恨——李鸿章很得意,左宗棠很失落 1866年,在福建、两广境内的太平军余部被全数肃清后,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被调任甘陕总督,任务就是围剿活跃于北方的大股捻军。 1864年太平天国主力被剿灭后,尚有大量余部在赖文光、陈得才等人的率领下和在北方活动的张宗禹、任柱部的捻军合兵一处继续坚持。改步战为马战,以大队骑兵在平原远程机动奔袭,如风卷残云一般来去如飞,打了就走,绝不拖泥带水。使得前来围剿的、以步兵为主的清军感到十分不适应,屡屡受挫。特别是1865年5月,捻军在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高楼寨歼灭清精锐蒙古骑兵,击毙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一时间声势大振,使得清廷大为震惊。因此,当肃清闽浙、两广地区太平军余部的左宗棠被北调甘陕的同时,时任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的李鸿章接替剿捻不力的曾国藩为钦差大臣,新募马队北上剿捻。 两路大军围剿下的捻军却居然做出了一件令清廷上下吓出一身冷汗的大动作。张宗禹所部的一支西捻军被左宗棠剿得走投无路,居然神不知鬼不觉的越过了左宗棠设下的重重封锁线,在左宗棠的眼皮底下渡过了黄河,由陕西越过山西,进入了京畿重地直隶。 捻匪进逼,京师震动,朝廷急令各路军马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