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经略大洋
至有今日西方科学之兴盛。而现在西方既然在这方面超过了中国,那么中国就更有理由和责任将这些再学回来。是以学习洋学,也不至于让中国的人心解体。 类似象司马渊御史的清流士子还有不少,这些人几乎都是林义哲《西国圣道考》等文章的追捧者,他们在各自的奏疏中纷纷表示了对中国周边局势的忧虑,虽然他们仍然顽固的坚持天朝的政教优于西方。但也认为应该向西方学习,取长补短。这些人的声音无形当中成了洋务派的极大助力,也成了士林分化的一个征兆。 林义哲的那篇《西国圣道考》。对于此等局面的形成,可以说功不可没。 “常苦有倡无和,以致冒险负谤。台谏之中,现如今也不全是反对之声了。”李鸿章叹道。“林鲲宇那一篇《西国圣道考》绝妙文章,真是居功至伟。” “上次他这篇文章,可谓是破局之作,洋务自此得徐徐渐兴。”薛福成叹息着,又喝了一口酒,“只是这一次,不知他能否再做一篇如此妙文。” “我明儿个就把这折子递上去。先做探路之行!”李鸿章也喝了一口酒,一双眼睛又放出光来,“咱们这篇文章已然做到了极致,若是他能再来一篇在此文之上者,纵左季高哓舌,也不必怕了!” “林鲲宇此人,常出惊人之语,敢为人不敢言之论,若是他真能做出在此文之上的文章,大事可定!”薛福成的眼中也满是兴奋的光芒。 此时的薛福成,并没有想到,林义哲此时此刻,正在福州做着那篇足以在朝野之中掀起滔天巨浪的惊世文章! 福州,马尾,林义哲宅第。 林义哲拟就了奏稿,放下了笔,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指,抬起头向窗外看了看,赫然发觉,天色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