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网 - 综合其他 - 龙兴华夏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五十二章 副使翻译

第四百五十二章 副使翻译

其请,所以抚外夷而存国体也。奴才虽不尽知,而前在西路军营屡接总理衙门公函,已略悉梗概。近闻兵部侍郎郭嵩焘在总理衙门,一以顺悦夷心为事。……且其平日议论,总以外国凡有所请,必须尽允,诸事方易办理为辞,启戎心而失政体,莫此为甚!”

    “查郭嵩焘曾奉出使外国之命,居心偏执,到外国时,遇有交涉事件。求无不允,恐于大局有碍。……此次副使遇害,郭嵩焘无动于衷,即是明证……”

    景廉是满洲正黄旗人。咸丰三年进士。曾长期在西北任职,同治十三年授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后因左宗棠所参而落职。不久即被召回京城。迁左都御史。当郭嵩焘“充出使英国钦差大臣”的消息传出后,他便酝酿参劾郭嵩焘,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而这次刘锡鸿的死在朝野上下引发了轩然大波,景廉立刻抓紧了机会,出折奏参郭嵩焘。

    从参折内容来看,景廉的目的是反对派郭嵩焘出使,要求“另简熟悉洋务大员出使外国”;理由是郭嵩焘“顺悦夷心,恐误大局”,景廉的弹劾,拿捏得很有分寸,并不是反对派人出使外洋,也没有采纳出使外国是“事鬼”的说法,而是认为郭嵩焘那一套办理洋务的思想主张是“媚外”,且“居心偏执,……遇有交涉事件,求无不允,恐于大局有碍”。

    景廉之参是清流派射向郭嵩焘的第一枚毒箭,辱骂郭嵩焘的舆论也因而铺天盖地,“自京师士大夫下及乡里父老,相与痛诋之,更不复以人数”,虽然未能改变朝廷对郭嵩焘的信任,但却让郭嵩焘感受到了举国上下严重的虚骄之气所带来的不寒而栗!

    紧接着参劾郭嵩焘的,是翰林院编修何金寿:

    “……窃臣近见兵部侍郎郭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