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舰设计,新式战法
号启航,驶出海口。 为郭嵩焘送行完毕之后。林义哲先是去了船政衙署,了解最近一段时间船政局的工作进展。提调夏献纶和吴仲翔前来迎接,二人先是给林义哲道喜,然后分别向林义哲说明了一下目前船政局的情况。 琉球光复之后,林义哲便上奏朝廷,详细说明了收复琉球的情况和琉球那霸港“万国津梁”的重要战略意义,建议在琉球设兵驻守。并以琉球为中国之商港,增加中国的经济收入,折子上去后,恭亲王等朝廷重臣深以为然,于是朝廷同意在琉球常驻兵马,而李鸿章更进一步指出。“琉球孤悬海外,远离中国,迩于日本,若要固守,非有新式兵轮不可”。建议“在琉球常驻兵舰一二只,以为策应”。朝廷允李鸿章所请。并认为“现下可用兵轮过少,南北洋各处海口均需分驻,著令船政速再造带甲巡海快船二艘,以替换在琉之兵轮回防”。在“福靖”、“建靖”两舰完工之后,船政局的造舰资金也基本告罄,为了保证海军的建设发展,朝廷不但恢复了船政每月5万两银的运营费用,并且命令继续建造战舰,“以备不时之需”,并称“户部有款可拨”,在朝廷的财政支持下,船政又开始了新舰的建造。而新造的这两艘军舰,从建造伊始便确定了她们的使命——海外驻防。而在击败日本,对日本的狼子野心依然充满警惕的林义哲,在北京时便给这两艘军舰起好了两个威震远夷的名字:“元凯”和“登瀛洲”。 “元凯”和“登瀛洲”是“威远”级的改进型号,除了增设75毫米的装甲带之外,火炮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原先威力巨大的两门190毫米主炮被撤除,全部改为8门140毫米后膛炮,首尾各1门,两侧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