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制度告白
空气像是被一根细线拉住,又轻轻松了一下。她的手不自觉握紧资料,纸边抵住掌心,微微生疼,疼里有很小、很亮的一点喜悦,亮得她不敢伸手去碰。 她低下头,长睫在眼下投下一道影。「我会把方法写到任何人都能照着做。」她说,「那样,就不是谁的名字,是一套谁都能用的秩序。」 他点头,没再说什麽。两人重新动身,走到走廊的尽头,他替她按开门。风从门缝里涌进来,把她西装外套的前襟轻轻掀了一下,落回。 晚上九点半,她回到办公桌前,往椅背坐深了一点。整栋楼都在退cHa0,只有少数几盏灯像海面的浮光。她把白天零散的笔记摊开,按照可复制的原则,一条一条写进文件。 一、站位:迎宾台後退半步,左右各留一掌宽,让视线能滑过而不被挡;人员站距一臂,不交叉。 二、光线:落地灯角度往外倾十五度,避免直S;让光落在肩线,不落在眼睛。 三、用语:每句话包含动词+方向+距离请往右/直走/第二盏吊灯下左转;避免形容词。 四、眼神:接住对方三秒,然後把目光送往指示的方向,让他自然跟上。 五、等待T感:在易拥挤点布置「可被看见的照顾」:水、纸巾、椅子;若不足,至少给一句明确时间。 六、错误容忍:明确界定能容忍的错,例:方向指出後如仍迷路,主动前导;把责任放回流程,不放在个人。 写到这里,她停下,抬眼看一眼窗外。夜sE像一张刚洗过的深sE布,被风曳出很淡的纹理。她在第六条下面加了一行:「错不是人,是方法没有把人接住。」 系统提示音跳了一下。萤幕角落弹出来的是一封内部邮件:盲评制度流程草案,寄件人:法务。她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