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军火采购(2)
其实德国对导弹的研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开始了。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不得发展传统的火炮,坦克,飞机甚至重机枪等武器。条约的目的自然是用来限制和压迫德国,不让它在短期内复兴,再次对盟国构成威胁。但是就像约瑟夫.斯大林说的那样,什么都可以消灭,就是民族的力量无法消灭。战后德国很快复兴,而德国的有识之士自然不可能满足于建立一支只有10万人的守备部队。 不过英法各国根据条约对德国监视的非常严格,德国高层也不敢公然违背,只能找一些空隙。凡尔赛条约也并非没有漏洞,它对于新式武器方面并没有限制。当时德国国内的科学家们在火箭方面,已经有些初步的研究。德国军事高层本能的感觉这个领域的巨大潜力,加上凡尔赛条约对其没有限制,他们逐步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 20年代末开始,德国陆军炮兵局开始正式对火箭方面的研究,他的负责人是陆军炮兵局研究与发展部主任贝克尔。 1929年,贝克尔正式制定计划,开始对喷气推进火箭以及运载炸弹进行系统研究。当时的目的很简单,研究出一种可以补充炮兵和轰炸机的火箭武器。该项目由年富力强的火炮科学家瓦尔德.多恩伯格上尉wernhervonbraun负责。 当时火箭几乎是和登月一样的幻想玩意,根本没有什么完整的概念。多恩伯格在贝尔克等军方高层支持下,在柏林库莫斯道夫炮兵试验场开始了正式的研究工作。 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德国这方面的专家还是众多。在数年内,多恩伯格招募了当时大名鼎鼎的德国火箭方面的科学家冯.布劳恩,内贝尔,克劳斯.里德尔以及瓦尔特.里德尔。 其中最能力的自然是沃纳.冯.布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