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章 惊动省委书记(第4更)
赵无极那篇《凤山工业发展可行性报告》,是他的女儿李苹私人寄来的,由于文中有些观点李少强并不赞同,事实上与上面此时的风向也并不相同,因此李少强将之锁进了文件柜里。毕竟,赵无极是自己女儿比较认同的年轻干部,李少强也不愿意让这篇文章落入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手上,以免给赵无极造成不当后果,从而让女儿恨上自己这个老爸。 二十分钟后,李少强就把那篇打印稿送到了柳伯益的办公室,“少强同志,请坐。”柳伯益拿过文章就开始读了起来。至于李少强,则只得在书记秘书泡好的一杯茶中,等待柳书记的进一步指示。 赵无极的这篇报告可不短,洋洋洒洒达24000个字,如果登在报纸上,接近三个整版,已经相当于政务院的工作报告或中央的重大决议全文了。 而最为可贵的是,赵无极在这篇写一个乡的工业发展报告里,却是站在全国的高度,世界的高度,时代的高度写的,报告中数据、术语密集,论证、论述相当合理,虽然有些观点柳伯益也拿不太准,但柳伯益却从那些他非常赞同的观点里,推导出赵无极如此认断的合理性。 柳伯益看得非常认真,李少强一边喝着茶,一边观察着柳书记的,他发现柳书记在一个小时里,差不多只看完了其中的一半,而且在某些章节处还用笔划上几笔,有时还要返回去重新看一遍。 这时,李少强已经有了一些后悔,那就是他没有早一点把这篇报告送到柳书记的案头上。 因为他直觉到柳伯益对赵无极的文章,是基本持肯定态度的,甚至这篇文章对柳书记来说还非常重要,否则,哪有一个乡镇普通干部的文章,能够让一个省委书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地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