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章 招揽
不行的。 另外,这份协议看起来是西川师大占了便宜,因为除了那100万以及每年的20万不要以外,如果西川师大做到了协议上的那些要求,卢江县每年至少要给西川师大300万元费用。 西川师大此时有多大规模呢,只有5000名学生,1100名教职员工,平均每个员工的工资可能在1500块钱一年,这300万远用于他们发工资还绰绰有余。 只是,他们想像不到,在这个协议中,87年他们基本上是拿不到钱时,88年最多能拿到100万,到90年时能拿到300万,但就在90年,工资就基本上要翻一翻,此后,工资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很快,这300万元只够发30个教授的工资了。 而即便卢江县拿出300万元,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在某种意义上,赵无极其实是把西川师大给“坑”了,因为这点钱在以后什么都不算。不过,也不能说西川师大就一定吃亏。 西川师大想要在这场“校地合作”中掘得金银满钵,必须要拿出真本领来,譬如对卢江产业的技术攻关,而只要见到经济效益,卢江方面都将按毛利润的5给予重奖,而且不是一次性奖励,只要卢江县的企业还在生产这种产品,还有利可图,西川师大就可以长期分成。 如果没有这东西,只是培养一下人才,讲一讲观念什么的,当然只能取得那300万元了。 不过,这个“校地合作”,最后还真的成了卢江发展的助推器。因为赵无极即便再有本事,他也不会把自己的精力花在埋头普通的技术工人身上,他最多让“方案优化”和“百变小秘”两大功能合作,写几本培训教材罢了,但如果把教材上的内容传授给这些刚刚放下锄头和扁担的